沐鸣2注册登录网_中国钢企距离“灯塔工厂”还有多远?
刘萌,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三届新领军者年会公布的第三批10家全球“灯塔工厂”名单中,浦项制铁榜上有名,成为首家入选全球“灯塔工厂”的韩国企业,同时也是26家“灯塔工厂”中第3家钢铁企业(前两家均为印度塔塔钢铁的子公司)。,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建设“制造业灯塔工厂”网络,与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合作,在全球工厂中评选出在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方面走在世界最前沿的领先企业作为“灯塔工厂”,希望其在制造业整体生态体系中发挥领头作用。“灯塔工厂”的设立旨在改进传统企业的生产系统,创新设计价值链,打造出具有颠覆潜力的新型商业模式等,被选中的企业代表了当前制造领域最先进的制造和数字水平。,“灯塔工厂”的遴选看重的是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协同,更加注重制造企业的飞跃式发展而非渐进式的变化和持续的小改进,除此之外,规模大小并非入选的硬性门槛。综合来说,“灯塔工厂”的评选更加看重新价值的创造和发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规模效益。,目前,已经评选出的三批26家“灯塔工厂”中有6家在中国,但中国钢铁企业暂时“缺席”,全球范围内也仅有塔塔钢铁和浦项制铁两家钢铁企业入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业4.0时代,在通往智造的路上钢铁行业整体速度偏慢。,但是,近年来,钢铁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以浦项制铁为例,其打造的Pos Frame平台是全球首个连续制造工序智能工厂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收集和整理,并能明确指出产品缺陷的原因,通过连续追溯整个工艺流程,确定质量波动可能出现的地方。这和传统的钢铁流程工艺数字化最大的区别在于该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模型化解析,而前者只具备单纯的数据储存功能,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对于转型中的中国钢铁而言,“智造+绿色”已经成为中国钢铁企业发展新的双驱动引擎。VR(虚拟现实)远程一键炼钢、打造钢铁智能工厂……中国钢铁企业在攀登新一轮制造业最高峰的路上已经按下了“快进键”。只是现阶段,中国钢铁企业距离“灯塔工厂”这一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通俗点讲,钢铁生产工艺可以归纳为人工—半自动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这样5个发展阶段,当前中国钢铁企业中的“头部玩家”处在从数字化向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过渡阶段,而作为追赶的企业更多处在自动化—数字化转型阶段。多数钢铁企业缺乏系统化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平台,产业链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之间的衔接存在数据壁垒,这直接导致了大数据、物联网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钢铁领域未能完全发挥出作用。,本质上讲,钢铁企业的智能升级并不是简单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也不是单纯地把线下商业模式迁移到线上,它需要的是将各方面要素融合在一起,重构整个商业逻辑,而这恰恰是现阶段国内钢铁企业智能化转型所欠缺的。,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国内钢企要善用“外脑”,通过对标先进企业实现自身企业智造水平的跨越式发展。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南钢、中天钢铁和浦项制铁在“智造”项目上均有合作,其目标就是打造钢铁智造的梦工厂。,另一方面,钢铁企业要结合自身企业特点,扩大产业环节新技术的智能场景应用,并尽快打破各个环节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加强大数据在钢企智造转型中的作用。以中国宝武为例,今年上半年,宝钢股份积极尝试通过采用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产生了很多新场景,包括VR远程一键炼钢、滩涂区域无人驾驶框架车实时高清视频监控、热轧2050产线设备诊断VR远程支撑、硅钢用户远程技术支撑等;湛江钢铁5G应用项目也取得进展,在炼钢风机在线监测、热轧平整机器人开通5G应用;韶钢携手阿里云,将大数据、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引入金相分析,实现智慧识别定级。未来,钢铁企业在智造转型路上,需要更多类似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