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是什么平台_市场竞争将助我国钛工业矗立世界——10月钛市场回顾

发布时间:2017-03-02   来源:有色金属战略平台  点击量:77

  在下游市场疲软的大形势下,市场对钛矿的需求迟迟不能释放。长期的颓势令整个业内缺乏信心,而且临年底企业资金回流需求较大,因而部分商家低价抛售,交投市场议价空间较大,本月钛矿市场小幅回落。
  10月份中国钛渣市场表现更为疲软。由于下游需求不佳,目前国内钛渣价格过低导致西南地区钛渣企业陆续减产、停产。此外,国内酸渣企业普遍缩短销售半径,降低运费价格在产品价格中所占比例。而个别停产企业开发其他产品,未来或将转型进入其他领域。
  10月份国内部分地区四氯化钛价格出现波动。由于四氯化钛销售半径较短,当某一地区四氯化钛需求减弱,且下游买家有意压低其价格时,四氯化钛企业也只能被迫让步。此外,海绵钛市场的转冷使得四氯化钛需求逐步减弱,虽然本月其影响尚未完全反应在产品价格上,但买卖双方普遍对后期市场持看空预期。
  国庆过后,我国海绵钛市场依旧表现疲软,多数产品价格不但没有起色,成交量也寥寥无几。今年我国海绵钛产量较去年同期显着下滑。除个别厂家外,目前国内多数海绵钛企业开工率均不高。根据海关总署提供数据,2015年9月我国未锻轧海绵钛出口93吨,环比增长93.75%,同比减少77.97%。2015年1-9月累计出口3113.75吨,同比减少23.69%。
  钛材市场大多数产品销售也陷入冰点。除个别几种产品之外,钛材国内需求与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样出现下滑。而航空及海洋应用市场表现相对较好,但其过小的基数无法挽救整个钛材市场。
  由于出现全球性需求疲软,自今年春节之后,国际钛白粉厂商纷纷下调产品价格。其价格从此前的均价2700美元/吨降至约2500美元/吨。受此影响,我国钛白粉受到国外产品的强烈冲击。今年1-9月钛白总进口161466.56吨,同比增长4.97%;出口40419.284吨,同比减少17.62%,环比增长5.19%,1-9月钛白总出口397554.48吨,同比减少6.4%。据瑞道了解,西方钛白粉企业在欧美地区施行减产保价策略,而在中国及亚太地区主要采取降价销售策略。
  在这一策略及国际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下,我国钛白粉企业既没有抵御住国际产品的介入,还逐步失去了原先的国际市场。目前中国钛白粉价格已经降至低点,甚至低于部分企业成本线。也就是说,中国钛白粉企业已经无法再用降价的方式与国际企业相抗衡。
  从抚铝停产看产业资本过剩的利与弊
  10月24日,被誉为中国铝镁硅钛摇篮的抚顺铝厂电解铝生产线全线停产。而早在一年前,钛分厂便悄然停产。作为中国第一家生产出海绵钛的功勋企业,抚顺钛厂在市场竞争中的逐步衰落,最终只得悄然退出,其结果令人唏嘘。
  抚顺钛业的境遇也只是近年来钛行业惨烈竞争中的缩影。自2011年以来,我国钛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以海绵钛行业为例,其产能在5年内从8万吨/年增长至近15万吨/年,而产能肆意扩张的结果也一览无遗。不单单是海绵钛行业,我国钛白粉产能5年内从240余万吨/年增长到近320万吨/年,高钛渣产能从35万吨/年增长到50万吨/年。在一串串看似繁荣数字的背后,只有企业感受着阵阵的苦楚。
  笔者认为,行业规模如此高速的增长显然不是理性且正常的市场行为,这一切,均是产业资本严重过剩的表象。自2009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增速逐步降温之后,社会上庞大的资金规模注入有色行业,希望继续赚取回报。而2010-2011年的火爆行情使得钛行业成为标靶之一,大规模资本涌入导致行业产能快速增加,最终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而当市场高潮退出,冗余的产能面临严酷的考验,部分企业被市场所洗刷掉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只要市场经济的体制不变,市场竞争便不会终结,无论其源头是资本过剩还是其他。只要是非夕阳的产业,其行业整体必定存在盈利;只要有利润点,注定将吸引资本关注。我们无法将资本排除在行业之外,也不必将其排除在外。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均离不开产业资本的注入,如何利用好产业资本并避免其负面作用考验着每一个业内的经营者与管理者。以笔者的观察,受产业资本影响最大往往是一个行业中的低端企业。即使是在美国、日本这样以技术先进着称的市场中,90%从事着低端产品生产的企业会在5年内面临经营困境。而通过市场的筛选,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均掌握着一项或几项独门绝技。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起伏中,优秀的企业会逐步壮大,成为业内的代表,贡献先进的技术及优质的产品。而被市场淘汰掉的企业将成为优质企业发展壮大的养分与肥料。虽然看上去有些残酷,但这正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今正值“十二五”与“十三五”的更替之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或许市场转型的阵痛仍未结束,但坚持依照科学规律办事一定会有所收获。自2011年市场的暴起暴落已经5个年头。在这5年中,虽然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企业的倒下,甚至是业内的功勋企业。但我们也看到了一项又一项技术成果的出现。与前些年相比,我国海绵钛产品进口量明显降低;从钛白粉进口国成为钛白粉出口国;龙头企业进入航空、核电、军工等业内制高点,高端产品层出不穷。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钛行业规模虽大,但依然年轻。在经历过市场的风风雨雨之后,势将诞生一批以宝钛集团、西部材料、河南佰利联之类的,扛得住来自全球挑战的民族企业。

(瑞道金属网)

市场竞争将助我国钛工业矗立世界——10月钛市场回顾 ,

  在下游市场疲软的大形势下,市场对钛矿的需求迟迟不能释放。长期的颓势令整个业内缺乏信心,而且临年底企业资金回流需求较大,因而部分商家低价抛售,交投市场议价空间较大,本月钛矿市场小幅回落。
  10月份中国钛渣市场表现更为疲软。由于下游需求不佳,目前国内钛渣价格过低导致西南地区钛渣企业陆续减产、停产。此外,国内酸渣企业普遍缩短销售半径,降低运费价格在产品价格中所占比例。而个别停产企业开发其他产品,未来或将转型进入其他领域。
  10月份国内部分地区四氯化钛价格出现波动。由于四氯化钛销售半径较短,当某一地区四氯化钛需求减弱,且下游买家有意压低其价格时,四氯化钛企业也只能被迫让步。此外,海绵钛市场的转冷使得四氯化钛需求逐步减弱,虽然本月其影响尚未完全反应在产品价格上,但买卖双方普遍对后期市场持看空预期。
  国庆过后,我国海绵钛市场依旧表现疲软,多数产品价格不但没有起色,成交量也寥寥无几。今年我国海绵钛产量较去年同期显着下滑。除个别厂家外,目前国内多数海绵钛企业开工率均不高。根据海关总署提供数据,2015年9月我国未锻轧海绵钛出口93吨,环比增长93.75%,同比减少77.97%。2015年1-9月累计出口3113.75吨,同比减少23.69%。
  钛材市场大多数产品销售也陷入冰点。除个别几种产品之外,钛材国内需求与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样出现下滑。而航空及海洋应用市场表现相对较好,但其过小的基数无法挽救整个钛材市场。
  由于出现全球性需求疲软,自今年春节之后,国际钛白粉厂商纷纷下调产品价格。其价格从此前的均价2700美元/吨降至约2500美元/吨。受此影响,我国钛白粉受到国外产品的强烈冲击。今年1-9月钛白总进口161466.56吨,同比增长4.97%;出口40419.284吨,同比减少17.62%,环比增长5.19%,1-9月钛白总出口397554.48吨,同比减少6.4%。据瑞道了解,西方钛白粉企业在欧美地区施行减产保价策略,而在中国及亚太地区主要采取降价销售策略。
  在这一策略及国际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下,我国钛白粉企业既没有抵御住国际产品的介入,还逐步失去了原先的国际市场。目前中国钛白粉价格已经降至低点,甚至低于部分企业成本线。也就是说,中国钛白粉企业已经无法再用降价的方式与国际企业相抗衡。
  从抚铝停产看产业资本过剩的利与弊
  10月24日,被誉为中国铝镁硅钛摇篮的抚顺铝厂电解铝生产线全线停产。而早在一年前,钛分厂便悄然停产。作为中国第一家生产出海绵钛的功勋企业,抚顺钛厂在市场竞争中的逐步衰落,最终只得悄然退出,其结果令人唏嘘。
  抚顺钛业的境遇也只是近年来钛行业惨烈竞争中的缩影。自2011年以来,我国钛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以海绵钛行业为例,其产能在5年内从8万吨/年增长至近15万吨/年,而产能肆意扩张的结果也一览无遗。不单单是海绵钛行业,我国钛白粉产能5年内从240余万吨/年增长到近320万吨/年,高钛渣产能从35万吨/年增长到50万吨/年。在一串串看似繁荣数字的背后,只有企业感受着阵阵的苦楚。
  笔者认为,行业规模如此高速的增长显然不是理性且正常的市场行为,这一切,均是产业资本严重过剩的表象。自2009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增速逐步降温之后,社会上庞大的资金规模注入有色行业,希望继续赚取回报。而2010-2011年的火爆行情使得钛行业成为标靶之一,大规模资本涌入导致行业产能快速增加,最终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而当市场高潮退出,冗余的产能面临严酷的考验,部分企业被市场所洗刷掉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只要市场经济的体制不变,市场竞争便不会终结,无论其源头是资本过剩还是其他。只要是非夕阳的产业,其行业整体必定存在盈利;只要有利润点,注定将吸引资本关注。我们无法将资本排除在行业之外,也不必将其排除在外。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均离不开产业资本的注入,如何利用好产业资本并避免其负面作用考验着每一个业内的经营者与管理者。以笔者的观察,受产业资本影响最大往往是一个行业中的低端企业。即使是在美国、日本这样以技术先进着称的市场中,90%从事着低端产品生产的企业会在5年内面临经营困境。而通过市场的筛选,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均掌握着一项或几项独门绝技。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起伏中,优秀的企业会逐步壮大,成为业内的代表,贡献先进的技术及优质的产品。而被市场淘汰掉的企业将成为优质企业发展壮大的养分与肥料。虽然看上去有些残酷,但这正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今正值“十二五”与“十三五”的更替之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或许市场转型的阵痛仍未结束,但坚持依照科学规律办事一定会有所收获。自2011年市场的暴起暴落已经5个年头。在这5年中,虽然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企业的倒下,甚至是业内的功勋企业。但我们也看到了一项又一项技术成果的出现。与前些年相比,我国海绵钛产品进口量明显降低;从钛白粉进口国成为钛白粉出口国;龙头企业进入航空、核电、军工等业内制高点,高端产品层出不穷。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钛行业规模虽大,但依然年轻。在经历过市场的风风雨雨之后,势将诞生一批以宝钛集团、西部材料、河南佰利联之类的,扛得住来自全球挑战的民族企业。

(瑞道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