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代理开户_2017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在西安临潼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07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点击量:160
11月10日~12日,一场新材料发展成果及发展趋势的盛宴“IFAM2017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在美丽的西安临潼举行。此次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学术联盟、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旨在把握新材料领域国际发展的最新动态、追踪材料研究前沿、推动新材料科学和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国内材料界综合性强、报告水平高、影响力大的重要年度学术盛会,代表了国内材料届的最高学术水平。20多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200余位国内外知名华人材料科学家齐聚论坛,来自全国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张平祥主持。大会主席、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廉院士,工信部原材料司苗治民副司长,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论坛由周廉发起,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承办。已经成为中国新材料高端论坛的标志,新材料产业国际间交流的大型平台。
周廉在致辞中指出:“自2010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7次论坛,最近三届论坛参会专家、学者以及院校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超过了1000人,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高端发展的平台。”
他总结举办新材料论坛的目的和成果时说:“第一,充分掌握国际包括中国在材料界最新领域的成果和战略发展趋势。第二,促进国内新材料研究创新发展,把握正确的战略方向。第三,建立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力培养人才。举办了7次论坛有很深的体会,这个目的我们达到了。这次会议,有239篇报告,230人作报告,其中包括10%高端人才,最多有50名院士参加,年轻的科学家,这实际上大量储备和培养高端人才,得到学校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大力欢迎。”
苗治民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机遇,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为统筹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国务院最近接连成立了马凯副总理担任组长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材料界各方工作合力增强。苗治民具体介绍了工信部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在项目平台引导、加强推广应用和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和重点工作。他指出,新材料推广应用脱节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薄弱环节,为此,工信部已对首批129项新材料开展了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工作,通过“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等专项加大对新材料产业化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未来这方面的工作还将持续和加强。他同时介绍了工信部新材料方面的工作重点,指出会进一步加强宏观引导、聚焦发展重点,编制“重点品种”“重点企业”等目录,以突破一些关键材料及避免重复建设。他表示,历届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对我国新材料科研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会邀请了14位顶级材料专家围绕纳米材料、超导材料、高分子材料、核材料、钛合金材料及材料战略主题,报告前沿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探讨国内发展现存问题及发展策略。举办了纳米材料、能源电池材料、超导材料与技术、核材料、先进钛合金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材料界面表征、复合材料、材料基因组、3D打印材料、材料智能热制造等11个主题的分论坛。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大了钛合金分论坛的演讲数量,多位国内钛合金材料研究的等级专家在大会上作出精彩的演讲,吸引了近200名参会代表聆听演讲,成为本次论坛最大的亮点。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中,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常辉,西北有色院副总工程师赵永庆,中国航发沈阳飞机设计所的王鸣副总师就钛合金的发展作了汇报。
常辉作了“钛合金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报告,他回顾了钛的发现、提纯到工业化,以及钛合金从无到有,从TC4单一产品到百花齐放的广泛应用,从粗放的‘试错’开发到精细组织-性能调控的发展历史。一方面评述了钛合金熔炼铸造、加工变形和热处理工艺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通过典型钛合金的案例分析了凝固理论、弹塑性理论和相图相变热动力学理论在深入理解钛合金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关联之间的科学成果,同时也揭示了技术和科学探索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展望了钛合金的发展趋势。
赵永庆作了“新型钛合金研制及工程化共性关键技术”的演讲,他介绍了西北有色院创新性研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要钛合金有高强高韧损伤容限钛合金TC21、中强高韧损伤容限钛合金TC4-DT、阻燃钛合金Ti40、超高强韧钛合金Ti-1300、核乏燃料后处理用钛合金Ti-35、低成本钛合金Ti-8LC和Ti-12LC等等。
王鸣副总工程师主要介绍了钛合金在先进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针对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探讨了新的服役环境对高强韧钛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钛合金的需求及重点研究方向。
在第二天举办的钛合金分论坛上,专家学者发表多篇钛合金的研究和应用的报告,代表着近年来钛合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来自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光、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中船重工725所钛合金研究室主任李士凯分别作了“钛铝合金及其单晶的研究进展”“表面强化对钛合金疲劳与多尺度断裂行为的影响”“船用钛合金的成型及焊接技术研究”精彩报告,受到参会学者的欢迎。
论坛同期还组织了新材料产品及实验室仪器设备专业展览,为新材料相关企业提供了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材料科研人员与新材料产业及实验仪器厂家搭建了相互了解的桥梁。
2017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在西安临潼举行 ,11月10日~12日,一场新材料发展成果及发展趋势的盛宴“IFAM2017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在美丽的西安临潼举行。此次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学术联盟、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旨在把握新材料领域国际发展的最新动态、追踪材料研究前沿、推动新材料科学和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国内材料界综合性强、报告水平高、影响力大的重要年度学术盛会,代表了国内材料届的最高学术水平。20多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200余位国内外知名华人材料科学家齐聚论坛,来自全国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张平祥主持。大会主席、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廉院士,工信部原材料司苗治民副司长,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论坛由周廉发起,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承办。已经成为中国新材料高端论坛的标志,新材料产业国际间交流的大型平台。
周廉在致辞中指出:“自2010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7次论坛,最近三届论坛参会专家、学者以及院校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超过了1000人,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高端发展的平台。”
他总结举办新材料论坛的目的和成果时说:“第一,充分掌握国际包括中国在材料界最新领域的成果和战略发展趋势。第二,促进国内新材料研究创新发展,把握正确的战略方向。第三,建立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力培养人才。举办了7次论坛有很深的体会,这个目的我们达到了。这次会议,有239篇报告,230人作报告,其中包括10%高端人才,最多有50名院士参加,年轻的科学家,这实际上大量储备和培养高端人才,得到学校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大力欢迎。”
苗治民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机遇,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为统筹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国务院最近接连成立了马凯副总理担任组长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材料界各方工作合力增强。苗治民具体介绍了工信部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在项目平台引导、加强推广应用和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和重点工作。他指出,新材料推广应用脱节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薄弱环节,为此,工信部已对首批129项新材料开展了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工作,通过“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等专项加大对新材料产业化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未来这方面的工作还将持续和加强。他同时介绍了工信部新材料方面的工作重点,指出会进一步加强宏观引导、聚焦发展重点,编制“重点品种”“重点企业”等目录,以突破一些关键材料及避免重复建设。他表示,历届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对我国新材料科研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会邀请了14位顶级材料专家围绕纳米材料、超导材料、高分子材料、核材料、钛合金材料及材料战略主题,报告前沿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探讨国内发展现存问题及发展策略。举办了纳米材料、能源电池材料、超导材料与技术、核材料、先进钛合金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材料界面表征、复合材料、材料基因组、3D打印材料、材料智能热制造等11个主题的分论坛。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大了钛合金分论坛的演讲数量,多位国内钛合金材料研究的等级专家在大会上作出精彩的演讲,吸引了近200名参会代表聆听演讲,成为本次论坛最大的亮点。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中,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常辉,西北有色院副总工程师赵永庆,中国航发沈阳飞机设计所的王鸣副总师就钛合金的发展作了汇报。
常辉作了“钛合金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报告,他回顾了钛的发现、提纯到工业化,以及钛合金从无到有,从TC4单一产品到百花齐放的广泛应用,从粗放的‘试错’开发到精细组织-性能调控的发展历史。一方面评述了钛合金熔炼铸造、加工变形和热处理工艺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通过典型钛合金的案例分析了凝固理论、弹塑性理论和相图相变热动力学理论在深入理解钛合金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关联之间的科学成果,同时也揭示了技术和科学探索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展望了钛合金的发展趋势。
赵永庆作了“新型钛合金研制及工程化共性关键技术”的演讲,他介绍了西北有色院创新性研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要钛合金有高强高韧损伤容限钛合金TC21、中强高韧损伤容限钛合金TC4-DT、阻燃钛合金Ti40、超高强韧钛合金Ti-1300、核乏燃料后处理用钛合金Ti-35、低成本钛合金Ti-8LC和Ti-12LC等等。
王鸣副总工程师主要介绍了钛合金在先进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针对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探讨了新的服役环境对高强韧钛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钛合金的需求及重点研究方向。
在第二天举办的钛合金分论坛上,专家学者发表多篇钛合金的研究和应用的报告,代表着近年来钛合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来自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光、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中船重工725所钛合金研究室主任李士凯分别作了“钛铝合金及其单晶的研究进展”“表面强化对钛合金疲劳与多尺度断裂行为的影响”“船用钛合金的成型及焊接技术研究”精彩报告,受到参会学者的欢迎。
论坛同期还组织了新材料产品及实验室仪器设备专业展览,为新材料相关企业提供了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材料科研人员与新材料产业及实验仪器厂家搭建了相互了解的桥梁。